人生倒计时
-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
- 这周已经过去天
- 本月已经过去天
-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
本文目录一览:
资治通鉴是什么
《资治通鉴》资治通鉴,简称“通鉴”资治通鉴,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,共294卷资治通鉴,历时19年告成。
书名的意思是:“鉴于往事,资于治道”,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,所以叫《资治通鉴》。
《资治通鉴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,旨在通过系统、全面地记述历史事件,为后人提供历史的借鉴和启示。
资治通鉴全书共多少卷,多少册。
1、《资治通鉴》(常简作《通鉴》)资治通鉴,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,共294卷,历时19年完成。主要以时间为纲,事件为目。《资治通鉴》成书于1085年1月1日。
2、《资治通鉴》全书294卷,约300多万字,另有《考异》、《目录》各三十卷。
3、卷。《资治通鉴》(常简作《通鉴》),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,共294卷,历时十九年完成。
4、《资治通鉴》全书294卷,约300多万字,另有《考异》、《目录》各三十卷。《资治通鉴》所记历史断限,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前403年),下迄后周显德六年(959年),前后共1362年。
5、资治通鉴有294卷。《资治通鉴》全书294卷,另有《目录》30卷,《考异》30卷。《资治通鉴》自《周纪》迄《五代纪》,记载资治通鉴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前403年)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公元959年)共1362年的历史。
6、《资治通鉴》,简称“通鉴”,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,共294卷,耗时19年。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前403年)写起,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959年)征淮南,计跨16个朝代,共1363年。
《资治通鉴》是谁主持编撰的?
字君实,号迂叟,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,主持编纂《资治通鉴》。1038年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。
《资治通鉴》(常简作《通鉴》),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,共294卷,历时19年完成。
司马光,字君实,号迂叟,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司马光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进士及第,累迁龙图阁直学士。
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
司马光主持编了们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《资治通鉴》,《资治通鉴》(常简作《通鉴》),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,共294卷,历时十九年完成。